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性别工资差距
性别歧视
摘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坚决而有步骤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不同的市场和资源,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同各个国家开展国际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循环,极大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在对外开放扩大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我国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分化呈扩大之势。其中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男女之间工资差距的变化,这很可能会影响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发展是否会引起性别工资差距的变化,其中的机制是什么?利用过去十几年的经验数据,研究对外贸易发展对我国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解决由性别工资差距引起的诸多问题、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对外贸易影响一国性别工资差距以及产生性别工资差距原因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结合对有关性别工资差距方面的理论进行了阐述,主要以人力资本理论、歧视经济学理论、补偿性工资差异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禀赋理论这四个方面为主。然后,本文构建了对外贸易影响性别工资差距的数理模型,并在此数理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对外贸易对我国总体以及不同地区性别工资差距产生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影响我国性别工资差距的机制分析,并提出了如下的理论假设:从总体来看,对外贸易对我国性别工资差距影响存在着一个先扩大再缩小的过程;从不同地区来看,对外贸易对东部地区女性工资的正向影响要较强,中部地区次之,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弱。其次,本文在对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我国总体性别工资的现状进行分析时发现,虽然我国一直提倡男女平等,但事实上,我国男性劳动力与女性劳动力依然受到了差别待遇。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当时,女性劳动力的工资要明显低于男性劳动力,这主要还是由于企业对女性劳动力存在着性别歧视。即在寻求劳动力时,同等的条件下,企业更愿意选择男性劳动力而非女性劳动力。再次,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城镇居民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筛选和计算样本容量,运用2002年、2007年、以及2013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CHIP)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以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回归分析。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对外贸易对我国男女工资均有比较显著的正效应,且从2002年到2013年,该效应明显增强。第二,对外贸易对女性工资的正效应由小于男性工资变为大于男性工资。第三,对外贸易对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男女工资有显著的正效应,但对西部地区女性工资的影响不显著。第四,对外贸易对我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有一个先扩大再缩小的过程。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本文给出了以下四点建议:第一,继续积极融入国际分工,加快与其他国家建立贸易伙伴关系。第二,提高女性的技能以及教育机会。第三,继续推崇男女平等,提高女性工资水平,减少性别歧视。第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以此希望能对我国以后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思路。